对于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稀土资源,政府多次以环保措施不达标为由勒令稀土工厂停工,并且加强了对非法开采和走私的取缔。
2010年中国停止对日出口稀土造成的“稀土冲击”仍令人记忆犹新,在此背景下,需求方对中国的行动绷紧了神经。
一位日本磁铁企业的高管说,“有些稀土现在基本只有中国生产,价格受中国动向的影响巨大”,能够提升高性能磁铁耐热性的镝的价格还不足2011年峰值时的十分之一。
多位相关人士认为,目前稀土价格正处于低位,今后会上涨,原因是中国政府已经全面开始削减供给和出口。
2013年截至10月底,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7911吨,仅占全年出口配额总量的57.8%,一些出口配额没有使用。
报道称,中国政府自今年夏季起,在约1个月的时间里针对稀土工厂的环保对策开展了突击检查,从北京派出的专职团队检查了提取和分离企业的废水等污染防治措施,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停工处理。
检查对象涉及内蒙古、黑龙江和江苏等8省区,日本问荆草资源咨询公司的董事长渡边美和说,各地发现很多违规情况。此外,中国政府还强化了取缔走私的行动。
中国政府试图通过重振稀土行情来支持国内企业。在稀土价格暴涨时,日本等国家的磁铁企业减少了使用量,导致很多稀土种类的价格处于低迷状态。
中国政府将官方和民间的稀土储备和供给企业集中于六大集团,以此对供给进行管理。但是,中小企业的整合进展缓慢,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中国还有意通过抑制稀土流向海外来培育国内的相关产业。据了解,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已十分接近日本的水平,正在成为日本企业的威胁。稀有金属贸易商日本先进材料公司社长中村繁夫表示:“中国国内的需求有所企稳。”
报道称,日本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趋势。日立金属在中国成立了制造和销售稀土磁铁的合资公司,将自2017年3月起批量生产用于电动汽车发动机和产业发动机的钕磁铁。
该公司认为,即使中国在政策上进一步减少稀土出口,公司也可以利用合资企业在当地生产,规避风险。
由于中国政府的态度难以预测,因此相关企业不敢放松警惕。在2010年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后,中国停止了对日出口稀土。
虽然禁止出口稀土仅为临时性政策,但日本的发动机用磁铁等产品的生产受到了影响,日本企业通过增加供货渠道和开发减少稀土用量的产品等进行了应对。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采购难”,日本企业已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