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QQ:110522670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中国稀土新规精准锁定五角大楼供应链,全球战略博弈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1 浏览次数:11

4.jpg


出口许可制度替代配额限制,北京手握“柔性杠杆”精准调节战略资源流动。  


2025年4月,中国商务部一纸《第18号公告》要求镝、铽、钐等7类中重稀土及其化合物出口须经许可审批,全球产业链应声震动。五月数据显示,中国稀土磁体出口量同比暴跌74%,多家欧美车企因零部件断供被迫停产。这场被美国智库视为“针对五角大楼供应链的精准手术”的管制措施,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型战略工具。  


01 “柔性杠杆”取代粗放管控,中国重构稀土博弈规则


中国此次出口管制标志着政策范式的根本转变。与2010年因环境问题实施配额制遭WTO裁定违规不同,新制度以“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为法律依据,依托2020年《出口管制法》构建了合规框架。  


精准打击能力:管制仅覆盖中重稀土,这些元素占全球稀土价值的70%,且中国控制着99%的精炼产能。一架F-35战机需消耗408公斤稀土,而导弹制导系统和核潜艇反应堆更是重度依赖镝、铽等元素。  


弹性调控机制:通过“审批-延迟-否决”的梯度操作,中国可灵活调节供应链压力。例如6月向美国车企发放临时许可证缓解停产危机,既避免全面对抗,又保持战略威慑。  


情报监控网络:出口商需提交实时物流和终端用户声明,使中国政府首次掌握全球稀土流动全貌。这种监测能力为外交博弈提供了精准情报支撑。  


欧盟议会7月10日以523票赞成通过决议,谴责中国“利用准垄断地位实施胁迫”,但也不得不承认北京已为欧盟企业开设“绿色通道”——这种区别对待正是柔性杠杆的精髓。 


02 全球产业陷“磁体荒”,汽车与国防首当其冲


管制引发的连锁反应暴露了西方供应链的致命弱点:  


汽车制造业瘫痪:福特芝加哥工厂因磁体短缺停产一周,探险者SUV生产线陷入停滞;印度塔塔、铃木等车企联合向政府求救,豪华车型座椅所需的12个微型磁体断供导致全线停工。  


国防供应链告急:兰德公司分析显示,90天稀土中断将迫使78%美国国防承包商停产。五角大楼评估报告指出,87%含稀土武器系统的供应链依赖中国。  


价格体系撕裂:欧洲氧化镝价格较4月暴涨167.8%,与中国离岸价差超460美元/公斤。价差催生走私产业链,有企业将稀土熔入钢筋出口,再于第三国提纯转运。    


03 美国“去中国化”战略遭遇三重壁垒


尽管美澳日印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但替代计划面临严峻现实:  


时间成本高昂:上海咨询公司TidalWave分析指出,建成独立供应链需10-20年,投入超万亿美元。澳大利亚虽有望供应全球20%的钕镨,但重稀土产能仍空白。  


技术人才断层:美国唯一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80%矿石需运往中国加工。MP Materials得州磁体厂满负荷年产量仅相当于中国单日产能,且缺乏高纯度提纯工程师。  


环境法律缠斗:特朗普放宽采矿限制的行政令遭遇环保诉讼,公共土地开发争议拖延项目进度。而每开采1吨稀土产生2000吨毒废料,使本土生产环保成本陡增。  

 

04 新战略范式:贸易工具武器化的精密升级


稀土许可制度标志着中国经济治国术的成熟:  


法律包装的精准打击:相比2010年对日稀土禁运的粗放模式,新制度依托出口管制法律体系,通过审批延迟、文件纰漏等“技术性手段”施压,规避WTO诉讼风险。  


供应链情报战:终端用户声明要求迫使外国企业披露国防合同细节,五角大楼供应商网络首次对中国透明化。这种情报获取被智库称为“静默革命”。  


模板复制风险:中国学者已探讨将同类管制延伸至电池材料(如锂、钴)、航空钛合金等领域。欧盟担忧此举可能成为“经济胁迫制度框架”。  


当格陵兰岛的稀土项目还在勘探图纸阶段,美国得州Round Top矿计划2027年满足本国20%需求;  


当印度豪掷41亿卢比打造稀土产业链,专家指出其技术积累不足中国十分之一。  


全球供应链的深度重构已然启动,但时间站在中国一侧。正如前上海美国商会会长江凯明所言:“人才、技术、成本的铁三角,不是万亿美元能速成的”。在这场以海关表格和出口许可证为武器的新世代博弈中,稀土的流动轨迹正悄然重绘着大国权力的边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