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有色金属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反弹,尤其是在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需求与价格双双上扬。自4月以来,市场环境逐渐改善,消费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进一步提升了对有色金属的需求。
有色金属的定义涵盖了除黑色金属(如铁、锰、铬及其合金)之外的64种金属,投资者可将其细分为贵金属、周期金属、能源金属和稀土金属四大类。近期有色金属的上涨主要由下述因素推动:
一是贵金属的强劲表现。截止至10月12日,黄金今年累计上涨53.1%,而白银的涨幅更是高达75.6%。贵金属在有色金属总产值中占比约30%,其涨势自然对整个有色金属板块产生了积极影响。投资分析指出,此次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各国央行的去美元化趋势以及避险需求的增加。
其次,周期金属同样贡献颇丰。周期金属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约占有色金属总市场的55%。其中铜和铝的需求尤为旺盛。截至10月10日,铜价格较年初上涨23.3%。在3月份和7月份,铜价曾因美国加征关税的预期而经历剧烈波动。对此,市场分析认为,铜价的上涨不仅反映了基建需求的回暖,还受到供给端的扰动影响。
印尼Grasberg矿山的泥石流事故导致其停产,对全球铜供应形成了显著压力。该矿山是全球第二大铜矿,预计明年将减产35%。此外,随着深层矿石的开采难度增大,现存铜矿的产量也受到了一定制约,推动了铜价的上涨,LME铜现货价格接近11,000美元/吨。
第三,能源金属的价格同样在持续攀升。镍、锂和钴等金属在新能源技术和电池产业中的应用使其需求增加。钴的主流价格至10月11日上涨167%。然而,锂市场在经历了一波涨势后回调,近期因宁德时代的宜春锂矿停产以及商务部对锂电池的出口限制,市场短期内尚未看到明显的利好因素。
最后,稀土金属的价格指数截至10月11日上涨28.7%。商务部自4月开始对稀土的出口实施限制,特别是针对中重稀土元素的管控,进一步推动了稀土金属的价格上涨。稀土金属尽管在总体有色金属中占比不高,但其战略地位及应用的广泛性,使其在市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若希望在有色金属领域获得较全面的投资,建议关注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000819)或相关ETF(512400)。此外,考虑到市场的波动性,应关注各类基金的费用结构,特别是低费率的I份额(021021),为投资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