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打开稀土新成长曲线。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形机器人中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及制动系统均会采用稀土磁材。2025年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各大机器人公司接连发布新一代产品。未来随着深化开源开放,人形机器人行业壁垒或逐步打通,有望形成创新合力,实现普惠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稀土磁材行业打开新的成长曲线。低空经济方面,稀土磁材主要应用包括无人机及飞行汽车动力系统中的电机及推进器、传感器,部分飞行器会采用稀土合金的机翼结构来提升材料的强度及耐腐蚀性。随着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稀土磁材的另一需求增长点将逐步打开。
新能源领域持续为稀土磁材需求托底。凭借着高功率密度、高能效化、轻量化等特点,稀土磁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据EVTank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要贡献国家,2024年销量占比达到70.5%。展望未来,主要汽车市场国家政策支持延续,消费者认可度及接受度提高,叠加新技术加速迭代,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持续增长,将继续拉动对稀土磁材的需求。风电方面,每MV永磁直驱电机大约需要0.8-1吨稀土磁材,随着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增长,且机组大型化趋势加快推进,永磁直驱电机的占比有望提升,将持续增加对稀土磁材的需求。
政策引领谱新篇,稀土供需重塑时。2月19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及《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总量办法》通过合理设定稀土开采及冶炼总量控制指标,可促进稀土供需的动态平衡与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溯办法》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并提升行业透明度,通过建立稀土产品追溯系统,能有效追踪稀土产品的来源及去向。总体来看,我国稀土行业供给侧正加快结构性改革,总量调控升级、行业整合提速、进口管控强化、非法产能出清对供给格局形成重塑。2025年,中国稀土行业供给将继续围绕政策引领,稀土开采冶炼指标的分配预计仍将按照“总量控制、按需供给”进行,全年指标增速或维持低位。